垃圾分類全面開展后,我國將一改過去混裝混運的局面,生活垃圾將實現分類運送。由于濕垃圾含水量高以及有害垃圾危害性高的特點,這兩類垃圾將需要垃圾分類處理設備進行運送,根據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的調研數據顯示,我國生活垃圾中有害垃圾占比約為1%。
考慮回收率問題,假設我國濕垃圾占比為20%,有害垃圾占比為1%。濕垃圾用車運載能力為6.8萬噸,平均售價30萬,有害垃圾用車運載能力6萬噸,平均售價30萬。則新增垃圾運輸車市場空間約為53.38億,環衛設備空間需求大。
據國信環保測算,我國地級及以上城鎮人口數約為4.83億;我國廚余垃圾占比約為50%-60% ,考慮到回收率問題,假設我國餐廚垃圾回收比例為20%,則我國地級及以上城市日均垃圾產量約為10.93萬噸/天。目前截止2018年底共有0.59萬噸/日的廚余垃圾處理產能,因此新增產能約為10.34萬噸/天。
假設噸垃圾投資額35萬/噸,則新增廚余垃圾建設空間為362.04億;假設廚余垃圾收運及處置價格為200元/噸,則新增廚余垃圾運營空間約為75.51億。廚余垃圾處置+運營市場空間將達到437億。
固廢處理設備出現在垃圾分類產業鏈上中下游的各個環節,比如用于垃圾收集和轉運的環衛車,用于干濕垃圾分離的餐廚垃圾處理設備,用于垃圾焚燒的爐排和尾氣處理設備,用于水處理污泥處理的脫泥機,用于衛生填埋的壓實機等,不同環節、不同工藝路線選擇的設備差別較大。
但隨著我國生活垃圾產生量的逐年升高,對固廢處置設備的需求量將維持高速增長,固廢領域將迎來發展新機遇。垃圾分類由“鼓勵”轉向“強制”將推動固廢全產業鏈的變革與發展,對于前端制造、中端收運、后端處置企業都將產生積極影響。從前端來看,垃圾分類的強制推進有利于提升資源的回收率,利好再生資源回收企業的發展。
從運輸端來看,不同于以往的混裝混勻,現行準則要求生活垃圾投放、分類運輸,嚴禁先分后混,這意味著大部分城市現行環衛車輛難以滿足分類要求,環衛車輛需求有望提升。從末端處理來看,垃圾分類源頭減量短期內可能導致垃圾焚燒需求量的降低,產能利用率出現下滑,但焚燒質量的提高有望拉動焚燒產業整體經濟效益的提升。